橡胶止水带水平施工缝的防水构造分析:
1.水平施工缝的位置
地下室墙体与底板之间的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30cm的墙体上。
地下室顶板、拱板与墙体的施工缝,留在拱板、止水带、顶板与墙交接处之下15cm~30cm处。
2.水平施工缝的防水构造
水平施工缝皆为墙体施工缝,因有双排立筋和连接箍筋的影响,表面不可能平整光滑,凹突较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不推荐企口状和台阶状,只用平面的交接施工缝。
施工缝后浇混凝土之前,清理前期混凝土表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两次浇捣相差时间较长,在表面存留很多杂物和尘土细砂,清理不干净就成为隔离层,成为渗水通道。清理时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再铺30mm~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者刷涂界面剂,及时浇筑混凝土。
使用遇水膨胀止水条要特别注意防水由于需先留沟槽、受钢筋影响,操作不方便,很难填实,如果后浇混凝土未浇之前逢雨就会膨胀,这样将失去止水的作用。清理施工缝表面杂物时,冲水之后应立即浇捣混凝土,不能留有膨胀的时间。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施工用电器、各种配电盘、线路要有紧密的防雨、绝缘接地措施,管线布置契合平安标准请求。定期检查大型变压器用电设备等装备避雷设备。分段施工底板时,在施工段靠土方侧备好土袋,如有雨,及时筑堰,避免泥浆灌入底板。及时检测模板脱模剂、积水等状况。增加施工监测频率、水位、位移、支撑应力,如有异常现象,查明缘由,及时上报,正确处置,抓紧修补,保证施工质量。
防大雨应急措施:①及时收听天气预告,控制雨天降临的信息。②对易发作风险地段停止提早防预,假如地势低,易集水,为保证基坑不被灌水停止砌砖构成挡水围堰;为保证不受泥浆冲刷已清出的基底于开挖段坡脚处设截水沟,并于水沟后设砂袋停止围挡;为保证箱体不受泥浆冲刷,于回填土坡脚处2m远设挡土墙。
下面详细阐明在雨季中地铁明、暗挖段中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施工措施
(1)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挖随设置基坑周边排水沟及集水井,坑内积水经沉淀后沿水沟流入大口井中抽出。
(2)基坑集水井每施工段设置2个,间距约15m。
(3)空中排水沟沿冠梁外边设置,断面尺寸0.3m×0.2m,自西向东排入市政污水井。
(4)空中排水沟内水在排入市政污水井前先排至洗车台沉淀池内,经沉淀后将清水排入污水井,所沉淀的淤泥定期清算由泥浆车运走。
目前国内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几种止水带的装置办法
1、可卸式橡胶止水带装置办法
为了便于装置可卸式止水带,需提早装置预埋螺栓,要提早将预埋螺栓固定在提早预埋好的加钢板止水片的钢板上,并浇筑预埋在混凝土内部,该部分混凝土要细心振捣确保其密实度;变形缝的转角部位应做成圆弧形或45°角,圆弧半径应根据预埋螺栓的长度断定,以2个相邻螺栓头的间隔不影响止水带和止水带夹板装置为准;预埋螺栓时为了避免其被腐蚀应在螺栓上涂改黄油或加PVC套管;止水带的固定应根据现场螺栓实践方位选用皮带冲打孔办法,在止水带装置过程中不能用力拉扯止水带,止水带与夹板间以及与预埋钢板之间应填加石棉纸或软金属片衬垫以确保严密性。
2、关于橡胶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对止水带及缝内杂物清洗干净,并要在吸干止水带外表积水后再进行浇筑,以确保止水带与混凝土紧密结合;在浇筑时需先进行水平方向的变形缝施工,以确保操作人员精力会集,在浇捣水平方向变形缝(底板)砼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止水带附近的捣实和排气,层混凝土浇筑时要使浇筑层稍高于止水带,便于混凝土可以一次性振捣密实,后用圆木棍在止水带上部逐点捣实,将止水带下的气泡排出;对池壁竖向变形缝,应一起对两边一起分层浇捣混凝土,并注意调整骨料的级配,以确保砼强度和密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