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楼地面变形缝伸缩缝图集成品定制,
建筑变形缝设计及安装的注意事项:
一、高层建筑应综合调整结构布置和平面尺寸,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和构造措施,能少设缝就少设缝,能不设缝就不设缝。
二、如果必须设缝或没有采取措施时,从基础部分到上部结构沿全高设置要分得彻底,且必须保证必要的缝宽,防止地震火灾。
三、变形缝处使用高标号沙浆封闭,基层采用镀锌钢板A级材料或混凝土板,表面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四、变形缝施工安装时按要求放置变形缝阻火带
五、可燃气体管道、电缆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附设在变形缝内,当其穿过变形缝时,应在穿过处加设用不燃烧材料将套管空隙填塞密实的套管。
六、变形缝两侧均需布置剪力墙或框架,尽量不要穿越房间。设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较多的一侧,开启防火门后不应跨越变形缝。
七、对于变形缝部位防渗漏问题,应按建筑部位对应处理,屋面部位应做好防水卷材再进行屋面变形缝安装施工,施工过程中注意不要破坏处理好的防水卷材,完成后进行局部打胶处理;地面及外墙部位严格按照要求放置止水带,必要时要涂抹胶水在建筑物和材料之间再进行固定。
-、槽口预留及处理
1.槽口预留处理成如图1所示形状、尺寸。图中W为伸缩缝缝宽
2.保持整条缝的直线度。
3.槽口两边完成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4.清除干净缝内杂物及垃圾。
二、贴止水带
1.将安装基面清理干净。
2.弹线确定止水带贴合位置,止水带与安基面贴合宽度为40cm。
3.在安装基面和止水带两边贴合部位上刷涂层胶,待其干燥至不粘手时贴合、压平、实。完成后如图2所示形状。
4.两条止水带连接采用搭接胶对接,接合长度0cm左右。在止水带接合部位上刷涂基层胶,待其干燥至不粘手时贴合、压
平、压实。
5.一般情况下,。缝两头收尾处止水带竖起贴15~20cm,并用金属压住固定。
6.遇到室内水较多时,应将止水带两头穿过墙缝引通至外墙缝止水带或内层胶条内。或在止水带上加装排水装置,排水装置用
一般落水管即可。
7、止水带分断可用美工刀划断。
二、安装铝合金基座、止水胶条。
1.摆上铝合金基座,用红漆将基座上孔的置标记到安装基面上。
2.在标记位置用电锤钻孔,装上6mm塑料膨胀管。
3.摆上铝合金基座,拧上M4园头自攻螺钉。
4.在铝合金基座上安装止水胶条。完成后如图3所示形状。
三、安装滑杆、盖板
1.摆上盖板,将滑杆安装位置标记到铝合金基座上。
2.用胶带纸将滑杆初步固定至要安装的部位。
3.摆上盖板,拧上滑杆螺丝。完成后如图4示形状。(同产品图)。
4.盖板接头处两边对齐
.铝合金盖板分断可用钢锯锯断,用铝合金锉刀锉平不锈钢盖板分断可用角磨机装1毫米或2毫米砂轮切割片切断再磨平。
设计选用
1.工程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项目设计中变形缝所在部位的防水防火要求选配止水带和阻火带,并在项目设计中注明。对有保温绝热要求的外和墙屋面变形缝,可要求生产厂根据项目设计的热工要求在阻火带内增加绝热材料。
2.防水要求较高的楼地面除可设置止水带外,还可以在变形缝内设置排水槽。这些要求应在项目设计中说明并设计好下水排放。
3.为了保持室内的整体美观,在同一项目工程中,内墙与顶棚尽量选用同一型号产品。地面与墙面尽量选用宽度和材质相同的产品。
4.楼地面变形缝装置应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用膨胀螺栓固定。一般有两种情况:当先固定变形缝装置,后做装饰楼地面时,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按构造详图的要求向上做翻遍或向下做凹槽;当先做楼地面装饰层后安装变形缝装置时,讲由生产厂家配合提供准确槽口尺寸,并在设计项目中交待。
5.对于隔音要求高的的公共建筑,在项目设计中应说明对变形缝空气隔声要求,有生产厂采取相应构造措施。
1.伸缩缝(温度变形缝)伸缩缝的主要作用是避免由于温差和砼收缩而使房屋结构产生严重的变形和裂缝。为了防止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温差和墙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的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的地方。温度伸缩缝的间距可通过计算确定,亦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2003-2001)表6.3.1采用。砌体房屋温度伸缩缝的间距(M)屋盖和楼盖类别间距整配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50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40整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60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50整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75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60瓦材屋盖、木屋盖或楼盖、轻钢屋盖100伸缩缝的做法是从基础*面开始将两个温度区段的上部结构分开。
2.2.沉降缝沉降缝是指在工程结构中,为避免因地基沉降不均导致结构沉降裂缝而设置的性的变形缝。沉降缝主要控制剪切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通过设置沉降缝消除因地基承载力不均而导致结构产生的附加内力,自由释放结构变形,达到消除沉降缝的目的。实际上它将建筑物划分为两个相对*立的结构承重体系。沉降缝的设置部位:⑴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⑵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⑶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砼框架的适当部位;⑷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着差异处;⑸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⑹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沉降缝的做法与伸缩缝不同,它要求在沉降缝处将基础连同上部结构断开,自成*立单元。沉降缝的宽度可按表1采用。必须注意,在沉降缝内不能填塞材料,以免妨碍建筑物两侧各单元的自由移动,不少工程,设置了沉降缝,但由于施工时不慎缝内被砖块或砂浆等杂物堵塞,往往失去沉降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