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金属卡锁墙面伸缩缝装置成品施工,
伸缩缝,为防止风雨侵入室内,要求用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材料填嵌缝隙。常用的材料有沥青麻丝、浸沥青木丝板、氯丁橡胶、泡沫塑料等。缝口还须用镀锌铁皮、铝板或塑料板等作盖缝处理。
内墙伸缩缝的处理,随室内装修不同而异,可选用木条、木板、塑料板、金属板等盖缝。楼层地面伸缩缝,可在缝口填嵌沥青麻丝等,上铺活动盖板或橡皮条等,以防灰尘落至下一楼层。屋顶的伸缩缝,则用镀锌铁皮、铝板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等作盖缝处理,着重作好防水。地下建筑、地下室等处的伸缩缝,出于防水要求,常在防水结构层的外侧或底部加铺玻璃布油毡、橡胶片、镀锌铁皮、紫铜片,以及采用内埋式或可卸式止水带(如橡胶、塑料、金属等),并用沥青砂浆、沥青麻丝或浸沥青木丝板等填嵌缝隙。
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由于混凝土在浇灌后的一段时间内有较大的收缩变形,以后才趋于稳定,可利用这一特性,将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向分成几段,中间留缝,待期工程施工1~2个月后,再浇灌合缝。这种只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缝,称为后浇缝,或称收缩带。后浇缝的宽度一般为50~100厘米,缝的间距约为20~25米,并尽量和施工时的接缝结合设置;缝的填充材料,可用掺铝粉的混凝土。变形缝分类按其功能,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1.伸缩缝建筑墙体等构件常因气温的变化使其热胀冷缩而出现不规则的破坏。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应沿建筑物长度的适当位置设置一条竖缝,让建筑物纵向有伸缩的余地,这条缝即为伸缩缝或称温度缝。伸缩缝把房屋的墙体、楼板、屋顶 (木屋顶除外 )都断开。但考虑到基础部分由于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少,不必断开。砌体房屋温度伸缩缝的间距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J3- 88)表 5.3.2。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间距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 89)表 6.1.1。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 20~ 30mm,视结构材料不同而异。为了保证墙体伸缩缝两侧自由伸缩并防止风雨对室内的侵袭,常用软质聚泡沫塑料或浸沥青的麻丝填嵌缝隙。为了保证外墙伸缩缝外表的美观,常在缝表面覆盖以带V形槽的薄钢板、弧形不锈钢板或双块小波纹铝合金板等,对内墙体的伸缩缝则着重表面的处理。
2.沉降缝当建筑物建造在土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或因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时,建筑物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导致它的某些薄弱部位发生错动、开裂。为此在适当位置设置垂直缝隙,把它划分为若干个刚度(即整体性)较好的单元,使相邻各单元可以自由沉降,这种缝称为沉降缝。它与伸缩缝不同处在于,从建筑物基础到屋顶在构造上全部断开。沉降缝的宽度随地基状况和建筑物高度的不同而不同。见表1。墙身沉降缝的构造与伸缩缝构造基本相同。但调节片的作法必须保证两个独立单元自由沉降。由于沉降缝沿基础断开,故基础沉降缝需另行处理,常见的有悬挑式和双墙式两种。建筑物的下列部位宜设置沉降缝: (1)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 (2)高度或荷载差异处; (3)长高
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6)分期建造房屋的分界处。
3.防震缝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 9度的地区,当建筑物立面高差在 6m以上,或建筑物有错层且楼层高差较大,或建筑物各部分结构刚度截然不应设防震缝。防震缝和伸缩缝一样,将整个建筑物分成若干体形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防震缝沿建筑物全高设置且两侧布置墙体。一般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地震区凡需设置伸缩缝、沉降缝者,均按防震缝要求考虑。多层砌体房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和 9度且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为 50~ 100 mm:(1)房屋立面高差在 6 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层高差较大; (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钢筋混凝土结构选用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时可不设防震缝。当必须设置时,其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当高度不超过地面 15 m时,可采用 70 mm;当高度超过地面 15 m时,抗震设防烈度 6度、7度、 8度和 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 5 m、 4 m、 3 m和 2 m,宜加宽 20 mm;(2)抗震墙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款数值的 70%。